在许多鼓励生育的社会中,母亲身份被塑造成一个承诺:成为母亲后的女性,会比生孩子前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基于这样的承诺,女性可能会为了获得重生而选择怀孕生子。女性可能会为了让自己脱离恶劣的生活环境而生孩子;可能为了获得在原生家庭中没能得到的自由,而选择结婚生子。
对许多为人母的女性来说,成为母亲就像跨过一道桥梁,桥梁的另一端是能够接纳她们的社会,她们从遭到排斥及没有归属感的地方,走向怀孕生子后的新世界。孩子能够让女性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在一定程度上,她们的生活能够变得更轻松。
有的女性之所以生育,可能是为了减轻现在的寂寞或乏味,或是避免未来的孤寂,并借由子女使她们的存在更有意义。
母亲身份能让女性借此对自己和全世界宣布她是一个女人——通过创造、保护及养育新生命的方式来证明;母亲身份不只给予她们归属感,也使她们得到文化拒绝给予的特权:比如她能够支配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屈服于世界的权威等。
当女性离开“父亲的家”并建立自己的家庭时,母亲身份将会引导她们成为成熟的女性;通过孩子与他人形成亲昵的同盟,同时,母亲身份也能激励女性,使她们脱颖而出。母亲身份将使她全身心投入、忍受痛苦并满足各种要求,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善良仁慈并不求回报。母亲身份会消除她的孤独并使她渴望愉悦、骄傲、满足及无条件的爱。母亲身份能提供庇护,让女性将人生中经历的忽视、贫穷、嘲弄、孤独等,抛诸脑后。
“我不想生孩子”这句话是一个禁忌。当不想当妈妈的主观愿望和社会价值观碰撞时,不当妈妈对女性来说将是个灾难性的损失,而且这会持续困扰她们的余生。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为了自己的事业,选择不生孩子。即使在她事业有成、功成名就之时,仍有人去指责她,表示她的人生不完美。
“不当妈妈”不在女性可以选择的选项当中。社会认为,从小就不想为人母是种“徧向”,这些人迟早会随着时间而回归主流。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下,那些人不想成为母亲的意愿将会被削弱并淡去。
总之,一些女性的为母之路可能只是随波逐流,又或是遭到强迫;也有一些女性的为母之路是自愿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有选择和没有选择是模糊不清的,无法考虑更多主观经验,现实往往交织着不确定性、犹豫、困惑、矛盾和随机性。因此,每一位女性都心甘情愿成为母亲这样的假设具有片面性。而这种片面印象正在恶性循环中一次又一次地被用来说服女性当妈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