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曾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课题分离”。生活中,我们会与很多人产生联系,但无论哪种关系,需要用心经营。因为一段好的关系,会给人带来幸福感。反之,就会带来一些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人这一生,离不开与人打交道,也正因如此,人们生活中大多数的烦恼会跟人际关系有关。我们可能因为他人的一句话,内心就开始揣测,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甚至有可能因为自己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导致自己不敢当众表达观点。
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本期专题将会通过学会利用“课题分离”;然后支持我们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怎么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取得平衡,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利用“课题分离”,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课题分离在人际关系当中的应用
那什么是课题分离呢?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不管是自己还是家人朋友,每个人只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有如此之多的烦恼呢?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模糊,常常混乱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课题,造成了我们经常插手他人课题的情况。那么,在人与人相处时,课题分离中又有哪些人际关系难题呢?
第一种难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很多人在表达前总会把他人的顾虑放在第一位,如果觉得他人会有不舒服的地方,便会立刻退缩。
比如,朋友借了几千元忘了还,明知自己有急事,需要用钱,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开口;还有你想方设法地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同事却抢了自己的功劳,其实,你也想在上司面前有一个出色的表现,而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不满。
这些事如此困难,是因为我们总是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我们应不应该表达自己真实的需要。如果我们在以往的人际关系中遭遇过多次拒绝,那会让表达需求变得愈加困难。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思考,“表达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他们的课题。这就说到了第二种难题,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当别人向我们提出请求时,大多数人不敢拒绝。我们害怕拒绝了之后,对方会有什么不满。
就像在工作中,同事找我们帮忙,有些事我们并不愿意做,可总不好意思拒绝。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公司的“救火队员”。
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来理解,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可是接受还是拒绝,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同事不该提请求。
如果我们选择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我们无法做到让全部人满意,那么,别人如何评价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第三种难题,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做尝试。这时你肯定会想,这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在害怕失败背后,很多人真正怕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举个例子,我们会想把自己看过的书,学习到的知识分享出去,搭建个人品牌。可是当我们在朋友圈编辑好,准备发朋友圈时。内心却开始犹豫、纠结,担心发出去之后,别人会怎么看待你,害怕一些不好的评论出现。
其实,把这条朋友圈发出去,我们的课题就已经完成了,而他人如何评论是他人的课题。因此,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不要试图干涉他人的人生,也不要被别人干涉。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你认为好的生活方式在另一个人看来未必是最好的。学习这些理论的关键,不在于要求别人怎么想,而在于当别人讨厌你的时候,你自己选择怎样的态度。
如何利用“课题分离”,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我们明确了课题分离在人际关系当中的作用,就应该把他人的课题还给他人,不要过多干涉,同时也要把自己的课题处理好。那如何用课题分离,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以下两个方法分享给你:
第一步,要分清这是谁的课题。区分这是谁的课题,就是去看“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承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孩子不听课、不写作业,这时,父母一般会让孩子上辅导班,甚至于加强对他的监督,强迫孩子学习。可是承担这些结果的是孩子,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过多的督促孩子的学习,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业。如果完不成,这个后果需要自己承担。我们可以启发孩子或者提供帮助,但不要帮他做选择。
我们对于他人的课题,不要多加干预。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课题上,认真对待自己的课题。这就是第二步,努力控制我们能掌控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自己无法掌管的事情。那有些父母可能会反驳,这就是无需管教孩子,让其为所欲为?
其实,课题分离并不等于放任。放任是完完全全不管孩子在做什么,而“课题分离“是了解孩子在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在孩子想学习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帮助。我们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帮助孩子对事件进行分析,但不要先入为主的帮孩子选择自认为对的方向。
也许有些人会问,难道人际关系的终点就是分离吗?难道我们真的要与家人、朋友划清界限,才能变得更好吗?其实不是的,就像家庭治疗师莫妮卡•麦戈德里说的:“只有离开过家庭的人才能选择回家。”同样,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我们才能以成熟的姿态真正自主地投入一段关系。分离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分离是为了更好地联结。
把自己与别人纠缠在一起的课题分离开,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课题上,那些自己真正能控制和改变的地方。既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自己也不应去关注和背负他人的课题,是改善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步。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评价,甚至一个眼神也会给我们带来波动。这时,我们得学会区分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他人的课题。把他人的课题还给他们,也相当于给自己的人生减负。
2我们每个人身处社会,不得不与同事、朋友和领导展开关系,而想要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得学会“课题分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