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与内在小孩建立健康、平衡的关系”这个话题。

前言

在前两天的学习中,我们识别了内在小孩的需求和情感,也缓解了内在小孩的创伤。

了解到当一个人在幼年时期受到伤害时,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释放,那么内心就会住上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时间长了,这个内在小孩的童年创伤可能会造成长大后的我们出现一种自卑情结、以及缺乏自我认同感的心理状况。

那要如何与受过创伤的内在小孩重新建立健康、平衡的关系呢?《与内在小孩和解》这本书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并帮助你认识到自我价值,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接纳。

接下来,我会从“解除心理防御机制”、“打破自卑情结”以及“重建自我认同感”这三件事和大家分享。

解除心理防御机制

第一件事,我们要先解除“心理防御机制”,建立新的经验模式。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作“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童年的我们由于受到了伤害,心里会出现一些痛苦情绪,比如委屈、挫败等;而为了顺利存活下来,我们所做出的妥协、顺从等应对措施就是内心的“心理防御机制”

正如第二篇专题提到的,这些机制能让我们在遭受伤害的童年中暂时拥有逃避痛苦的能力,等待长大后“痊愈”的机会。但这些“心理防御机制”大部分都是以被动的形式回避伤害,形成了“逃避和退缩”的心理反应模式。

所以成年的我们,需要由内而外逐步解除这些机制,让内心产生真正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力量。同时学会分辨“曾经的创伤”和“现实的困境”并非一回事,督促自己勇敢地去应对那些现实情境,解决问题,并建立全新的经验模式。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找到一张白纸,竖着从中间画一条线分为左右两个区间。左边代表“内在小孩”,这是遭遇了童年创伤后那个害怕的自己;右边代表当下的你。

然后感受“内在小孩”的存在,仔细体验他是如何用微弱的能力应对害怕的场景的。在白纸左边记录下他的委屈和需要、以及害怕的感觉,过程中要让情绪自然流露。

接下来回到当下,支持和接纳“内在小孩”。在右边写下现在的你对他曾经的委屈和控诉的回应,让他知道你已经有能力应对和解决现实的问题了。你要告诉他,不要害怕,以后你可以保护他,不再需要用逃避和退缩去消极面对问题。

当你不断演练上面提到的方法,为曾经害怕的自己赋能,明确“内在小孩”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能力变化,久而久之,你便能解除以往的“心理防御机制”,建立全新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模式,并与内在小孩达成一种平衡的关系。

打破自卑情结

还有第二件事,我们要打破内心的“自卑情结”,让自己告别被“捆绑”的人生。

看过一个视频:“人为什么会自卑?”

有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当爸妈提起别人家的小孩多么好时,你会自卑;父母说要没有生你,现在的生活该有多好时,你会自卑…”

深以为然。我们常常因为他人的一句话就自我否定,缺乏自信。而自卑会把一个人真正毁掉的,正是“外界对自己的不认可”造成了“自己也对自己不认可”,自暴自弃,这才是自卑最大的危害。

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打破自卑情结呢?

一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此之前,你有没有过“自卑是无法改变的”这种想法呢?

比如,团队准备新接一个项目,你负责完成了策划案,领导给你机会让你给客户主讲ppt,而你却因为内心自卑,害怕上台,所以错过了这次机会。

这其实就属于一种“认命”的选择。从此刻开始,你需要打破这个“信念”。你内心要坚信“我可以变得更好”,选择踏出第一步,这是自我救赎的开始。

另一方面,你还要立即采取行动。自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一种无力感或挫败感,总是寄希望于未来,但这只是自卑者用来应付当下的避难所而已。

自卑者最重要的,就是从当下每一件小事开始改变。行动起来,一点点去体会成功的感觉。自卑到自信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行动就是改变的开始。

其实,自卑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卑,找到心结所在,不断地让自己去面对,努力打破内心的自卑情结,让饱受创伤的内在小孩感受到自己的积极和勇敢,从而恢复健康。

重建自我认同感

我们要做到的第三件事是撕掉负面标签,建立自我认同感。

很多人的自卑,是从被贴上“标签”那一刻开始的。书中讲述了来访者小叶的案例:

小时候,吃饭时小叶不小心把饭菜洒到地上,便引来妈妈一顿咒骂:“没用的东西!”这时候,“没用”这个标签就被贴到她身上了。

此后,每当小叶做事情出现失误时,那个“没用”的声音就会在她脑海里响起。长此以往,她变得非常敏感自卑。

一旦身边的人给自己贴上负向标签,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被嫌弃的,从而带来了不安全感。然而更可悲的是,这些标签会逐渐变成我们身上的一部分,到最后连自己也接受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负面的标签一个个撕掉,重新建立积极正面的自我认同感。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做法:

我们先找到自己身上的负面标签,比如懦弱、失败等等,在纸上写下这个标签名。

然后仔细回忆这个标签的由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景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写到刚刚的标签纸上,在写的时候要让情绪自由流动。

接着把写好的标签纸上的文字大声读出来,过程中想象自己就是当时受伤的那个内在小孩,仔细回忆当时被伤害的场景,把内心深处的委屈、悲伤等情绪都一一唤醒并自由释放和宣泄。

最后不要忘记拿出新的纸条,针对每一个负面标签,给自己重新写下一个正面的“认可标签”。例如把“懦弱”改为“勇敢”,再对应写上一句自我鼓励的话语。全部写完后,将老的标签纸撕碎扔掉,保留新的标签并大声朗读。从这一刻开始重建自我认同,开启全新的改变和突破。

当一个人形成了自我认同,他便能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是对自己所想所做的一种认可感,拥有自信和自尊,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中。

愿我们都能够直面童年创伤,解除心理防御机制,打破内心的自卑情结,重新建立自我认同感,让内在小孩从被卡住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慢慢地在爱中成长。如此,我们便能与内在小孩建立起健康、平衡的关系。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1.内在小孩的创伤或许会造成长大后的我们出现缺乏自信、缺乏自我认同感的心理状况,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和改变。

2.和内在小孩建立健康、平衡的关系需要做对这三件事:解除心理防御机制、打破自卑情结以及重建自我认同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