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个场景让人记忆犹新,母亲对沈光耀说︰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你父亲同我,都不希望你当兵?
沈光耀回答︰因为我是你的独生子。
母亲反驳道∶不是这个原因!当初你要离家千里,来到这么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这个回答,大概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理想的父母的模样了。
重新审视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近几年来,“原生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深入人心,从《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到《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再到《安家》里的房似锦,似乎每一个原生态家庭不好的孩子,都注定会深受其害。
自从“原生态家庭”的概念被大家所接受后,各大媒体平台无一例外地都在批判着此类家庭的父母。不可否认,反思家庭教育的问题,是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育儿,可一味地甩锅给原生态家庭,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它当做”万恶之首”,甚至对父母产生”报复心理”,就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它会深深影响我们对亲密关系、工作职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态度。有人把它当做自己终身的枷锁,而实际上,它也可以是我们一生的良药。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酒鬼父亲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像他一样,长大后也成为了酒鬼,而另一个儿子却滴酒不沾。有人问成为酒鬼的儿子为什么要喝酒,他无奈地回答:“那有什么办法,我的父亲就是个酒鬼啊!”于是,他们又去问滴酒不沾的儿子为什么不喝酒,这个儿子的答案是:“我的父亲已经是酒鬼了,我不能再让自己成为酒鬼。”
你看,在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完全是可以选择的,并不是说原生态家庭不好,我们就必须要受影响走上“不尽如人意”的道路。无论父母是什么样子,对人生负责的最终都是我们自己,你有能力让自己幸福,就算是父母也阻拦不了。
作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找到一种感觉安全的方式,把那些藏在心里的、未曾对父母表达的话说出来。当你写下这些从未对他们说过的话后,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和父母的关系。
你会从中发现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生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父母的教育,只不过是你成长道路上的一小部分,你完全有能力去解开束缚。
正视自己的父母
很多人认为,他们一生都活在父母所营造的压力之下,比如父母把成才、结婚、生子等事情视为儿女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时而望子成龙,时而催婚催生,让孩子们苦不堪言。
表面上看,我们肩负着父母的期望,做什么都要考虑父母的需求,很累也没有意义。可当你换一个角度去想,就会发现,你与父母的关系逐渐”僵化”,并不是父母的某个要求造成的,而是你被”对抗意识”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如何去接纳这份爱。
书中建议大家做这样一个练习∶首先,在纸的中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在线的左边写下父母做过的让自己无法接受的事情﹔接着,在线的右边用形容词写下通过这件事,父母所体现出的特质。比如,左边写的是”母亲让我找父亲要钱”,右边对应的就是“母亲是可怜的,父亲是绝情的”。
当做完这件事后,你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不能接受的不是父母,而是他们呈现出来的特质。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点,即使我们的父母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他们也同样伟大。因为,无论多难,父母都能在贫瘠的生活中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
很多孩子由于不被父母所理解和包容,产生了逆反心理,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然而,尊重和父母间的差异才能换来理解和包容,接纳父母过去的习惯,是缓解彼此间关系的第一步。
话句话说,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享受了父母物质方面的支持,就要以某种形式“回报”,比如接纳父母的特质。
没有人的童年是毫无创伤的,父母只是普通人,很多事情他们做不到,无法一直照顾儿女周全。对于他们所做的让你无法理解的行为,你可以怪他们、埋怨他,你也可以选择放下,要知道,一直带着对父母的怨恨去生活,你也不会轻松。
放下对父母这个角色的物化,从想象中脱离出来吧。不要期待父母在你心中的特别感,也不要再从他们身上寻找爱,更不要再期待他们可以变得更好。他们就只是他们,就像你也只是你自己一样,当你放过父母的时候,也就放过了自己。
超越父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孩子在长大离开家以后,才是自我成长的开始,这个任务并不包含向父母讨伐,而是自我承担起百分百的成长和修复创伤的责任。
很多动物就是如此,比如企鹅,在企鹅宝宝小的时候,企鹅父母会竭尽全力地呵护养育它们。等企鹅宝宝长到一定程度,企鹅父母和企鹅宝宝就会各自离开,甚至不再相见,哪怕这样的分离会导致企鹅宝宝死去,企鹅父母也不去理会。
企鹅宝宝更不会回去找自己的父母,因为,它们知道,无论曾经被照顾的是否周全,剩下的路都只能靠自己去走,没有谁可以代替自己去承担成长的责任。
如果我们紧抓着父母的“不完美”不放,就只能在过去的创伤中郁郁寡欢。可如果我们能做到“离开”,把父母的故事,那些属于他们的痛苦还给他们,并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我们的心结就会打开,真正感受到“爱”的存在。就好像小企鹅一样,把此刻当成新的人生起点,过去的关爱也好,创伤也罢,都将一去不复返。
自我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用感激代替抱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收获各种感情,但所有的人都不及我们的父母。父母是最早给我们爱的人,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从青葱少年到困惑的中年,他们的爱,是我们一生的底气。
请记住,任何时候,修复你和父母的关系都不会晚,先从由衷地谢谢他们开始吧。
好啦,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不需要背负父母的苦,更不需要拿父母的不完美去惩罚自己。你可以过得比父母幸福,也可以在任何一方面超越他们,而决定这一切的人,只有你自己。
最后给你留一个小思考题∶如果有一幅关于未来的画面,可能是十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后,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你这里传承到以后的是什么呢?你希望他能感激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秒删除。联系方式:微信:wanbin9019
评论(0)